致富彩票

 
屠呦呦,女,汉族,中共党员,1930年12月出生,浙江宁波人。1955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现北京大学医学部)药学系。
屠呦呦毕业后分配到卫生部中医研究院(现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工作至今,现为中国中医科学院青蒿素研究中心主任,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突出贡献是发现并研发了新型抗疟药物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1978年屠呦呦领导的中医研究院中药所“523”研究组受到全国科学大会的表彰,1979年“抗疟新药青蒿素”获得国家发明奖二等奖。2011年获美国拉斯克临床医学研究奖,2015年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同年获美国华伦?阿尔波特奖,2017年获2016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18年获改革先锋称号,2019年被授予共和国勋章。
20世纪60年代,疟原虫的抗药性使国内外患者面临死亡威胁,国际抗疟新药研发则处于困境。1969年1月,国家“523”抗疟药物研究的任务下达到中医研究院,39岁的屠呦呦以西学中的背景、执着的责任担当和科学精神,成为中医研究院中药抗疟科研组组长的不二人选。作为一名年轻的科研人员,屠呦呦深感国家的信任,深知责任重大、任务艰巨。“是组织培养了我,我一定要完成组织交给的任务。”她暗下决心,一定全力以赴、不负重托。
屠呦呦从本草研究入手,编撰了载有640种药物的《疟疾单秘验方集》等资料,其后进行300余次筛选实验,确定了以中药青蒿为主要研究方向。葛洪著作《肘后备急方》中有关“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的论述给屠呦呦带来启发,她创建了低温提取青蒿抗疟有效部位的方法。在经历了几百次实验的失败后,1971年10月获得了对鼠疟抑制率达100%的标号为191号的青蒿乙醚中性提取物,这是青蒿素发现史中最为关键的一步。1972年11月,屠呦呦团队从抗疟有效部位中分离提纯得到有效单体—青蒿素。1973年秋,中药所派人赴海南疟区对青蒿素单体率先进行临床试验,观察到临床有效性。青蒿素的发现,标志着人类抗疟历史步入新纪元。
那时科研条件比较差,屠呦呦和她的团队不畏艰辛和健康风险,夜以继日地工作。她们曾以多口民用水缸作为提取容器,在缺乏通风设备条件下接触大量有机溶剂。为使青蒿提取物尽快上临床,在初步动物安全性评价后,屠呦呦率先提出以身试药,团队成员争相参与。屠呦呦几度亲自深入海南疫区,进行临床疗效的验证。
回顾往事,屠呦呦认为,正是团队的使命感、责任感与担当精神引领了青蒿素的快速研发。从发现青蒿有抗疟苗头到青蒿素首次临床试用只用了两年时间,这样的高速度在药物研发史上极为罕见,也开创了发现中药抗疟新药的先河。
在过去的40年里,青蒿素经历了一个从化学物质成为正式药物的过程,1977年青蒿素作为化学物质首次发表于《科学通报》。1978年,屠呦呦领导的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523” 研究组受到全国科学大会的表彰。1979年,青蒿素获得国家发明奖二等奖。1981年10月在北京召开青蒿素国际会议,由此世界逐步熟悉和认可了青蒿素。1986年,中药研究所研制的青蒿素获得自我国新药审批办法实施以来第一个一类新药的证书。屠呦呦团队后来又创制出临床抗疟药效高于青蒿素且复燃率低的新药—双氢青蒿素,该药于1992年获国家一类新药证书。 “双氢青蒿素及其片剂”研究被评为1992年全国十大科技成就。屠呦呦也因此被授予“中医研究院终身研究员”。
20年前,青蒿素和它的衍生物走向国际疟疾疫区。疟疾是全球头号虫媒传染病,其中恶性疟的死亡率极高,2000年的统计表明,当年因疟疾死亡83.9万人。至今,以青蒿素为基础的联合疗法(ACTs)仍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抗疟治疗的最佳方案,2000年至2015年期间,全球疟疾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下降,共挽救了620万人生命。这一成绩归功于包括ACTs在内的疟疾防治综合措施。事实说明,青蒿素影响了世界,体现出中医药宝库是世界医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时任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陈冯富珍指出:“屠呦呦经过多年科学严谨的研究,创造性地发现并提纯青蒿素,开创了中草药治疗疟疾的新时代,为全球数以百万计疟疾患者带来了福音”。但屠呦呦仍谦逊地表示,这是全国抗疟工作者团结协作共同努力为改革开放做出的贡献,她只是这个大团队中的一名成员。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屠呦呦的父亲正是根据《诗经?小雅》中的这段话,为自己女儿取名“呦呦”。惊人的巧合,屠呦呦的研究工作就真的和这很平常的小草——青蒿,密切地联系起来了,从分离提纯得到青蒿素到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及共和国勋章,在治疗疟疾的道路上,屠呦呦走过了50多个春秋,让“小草”青蒿成为举世闻名的“中国神草”。青蒿素的研发也成为屠呦呦的人生风采。
 
 
景厚德(1916.4~2001.2),男,满族,辽宁省沈阳市人,中国中医研究院资深研究员。1940年毕业于满州医科大学。1940-1942年在满州医科大学药理教研室任助教,1948年在湖北医学院药理室任副教授,1950年任协和医科大学药理教研室讲师、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药理教研室助理研究员。1963年调中国中医研究院中药所药理室工作,1983年晋升为副研究员,1985年晋升为研究员。曾任中华医学会理事、中国药理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药理学报》和《中华儿科杂志》编委等职务。
从事教学、科研工作五十余年,其间培养了大批高级科研、医疗人才及医疗科研管理干部。参与并主持过心脑血管、计划生育、青蒿素等项目的研究工作,主持完成“普鲁卡因与毒毛旋花素作用的比较研究”、“青蒿素的抗疟作用研究”、“鸽子的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的建立”、“棉酚的避孕作用研究”和“鹌鹑快速动脉粥样硬化的研制及其在中医药研究中的应用”等20多项重大科研项目,有些项目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主持了与日本津村顺天堂制药株式会社合作有关科研项目的开发工作。主审并校译过《生理学实验》、《药理学实验方法》等书。
 
谢宗万(1924.5~2004.8),男,江苏省江都市人,中国中医研究院资深研究员。大学学历,毕业于中国药科大学。曾任生药室主任、研究员、硕士生导师,北京中医药大学名誉教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药学会理事兼药学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等。英语可熟练阅读及写作,多次赴日本、伊朗、马耳他、菲律宾等国家进行学术交流或考察。培养硕士研究生5名、师带徒1名。
主要从事中药品种的本草考证及中药资源、中药鉴定及药学史研究,包括历代本草药物品种的考证、澄清中药材混乱品种及中药材传统经验鉴别。在国家中医药局重大课题“《中华本草》编纂研究”中,担任总编委会副主任、本专业编委会主任;“中药品种理论研究”获1992年度国家中医药局科技进步一等奖(第一名)。发表论文230篇,论著有《中药材品种论述》等36部。获1989年度“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世界科学奖”,1997年中国科协“全国科技工作者”荣誉称号,2001年中国科学技术基金会颁发的中国药学发展奖中药奖。
 
王孝涛(1928.6~),男,浙江省平阳人,中国中医研究院资深研究员,硕士生导师。1951年毕业于浙江医学院药科。原中药炮制研究室主任,中国中医研究院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老师。第六、七、八、九届政协全国委员会委员、全国政协科教文卫体专门委员会委员。曾任国家药典委员会第四、五、六、七届委员,国家秘密技术审查专家组专家,国家中医药局中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医药工作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中医药学会中药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炮制分会名誉主任,中国药学会理事,中国民间中医药协会理事等,中国社会经济调查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医杂志特约编委,中国中药杂志、中国药学杂志等5个杂志的编委、顾问。
从事中药饮片炮制和道地药材质量科研工作58年,进行炮制沿革、原理、工艺及饮片质量标准等系统研究,完成毒性中药半夏、白附子、天南星、商陆、芫花等国家和部局级课题。获部局级奖6项,院级奖7项。编撰出版中药炮制专著9部,其中获全国医药卫生科技大会奖1部、院级奖2部、全国首届优秀医史文献图书银奖1部。发表专业论文110多篇。1991年获国务院颁发的“为发展我国医疗卫生事业作出贡献”表彰证书、世界文化理事会授予“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世界科学奖状;1994、2000年获人事部、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局颁发的“为培养中医药人才作出了贡献”荣誉证书;1992、1993、1995、2003年获中国中医研究院颁发的突出贡献奖荣誉证书。培养博士生1名,硕士生2名,师承继承人1名。多次为“中药炮制师资班”、“西药学习中药班”、“中医中药班”及国际进修生讲授中药炮制学,1981年应邀赴日本讲授中药炮制学,受到国际好评。
 
高晓山(1928.7~2012.12),男,河北省丰润县人,中国中医研究院资深研究员。1954年大连医学院本科毕业,1962年本院西学中第三班毕业。先后在药理研究室、中药理论室工作,曾任中药理论室主任,硕士生导师。曾兼任全国中医学会中药学会委员,中国药学会中药和天然药物学会委员,《中华本草》编委,药性理论专业编委会主任委员,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中药学委员,《中西医结合医学》第四卷药学编委。1993年起获政府特殊津贴。2001年退休。
主持完成“病理生理条件下中药十八反实验研究”,获1993年院级三等奖(第一名);主持完成“中药治疗急症的基础药理研究--上消化道吸收中药的理论与实际”,获1992年院级三等奖(第一名);主持完成“中药十八反新涵义的确认--妨害治疗”,获1993年院级二等奖(第一名),首届世界传统医学优秀成果大奖赛中国赛区金奖,美国赛区功勋金奖;“黄连致溶血性黄疸毒性及其防治研究”等。发表有关中医药理论、医史文献、本草研究论文百余篇。主编《中药药性论》(首届医圣杯国际中医药学术著作论文评奖委员会一等奖,1996年国家医药局首届优秀图书二等奖);主编《中药十八反研究》(首届医圣杯国际中医药学术著作论文评奖委员会优秀奖)。
 
章育中(1919.12 ~2013.6),男,江苏省常州人,中国中医研究院资深研究员。1943年毕业于西南联大(昆明)化学系,1949年在美国明尼苏达大学药学院攻读药物化学,获硕士学位。1949年秋回国,1950-1957年在北医药学系任教,1957-1981年在医科院药物所分析室工作。1981年到中药所建立分析化学室,任该室主任五年,兼本院和本所专家委员会委员、本院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曾任《药学学报》和《药物分析杂志》编委达二十年。1990年4月退休。
主要从事中草药化学成分分析的研究。在1981年获国家发明二等奖的“新药氢溴酸山莨菪碱”课题中,负责药材中山莨菪碱分析方法的建立和质控;在1985年获卫生部甲级成果奖的“正柴胡饮冲剂的研制”课题(排名第三)中,负责中药成分分析方法的建立和质控。四十年来发表科研实验论文50篇,主要发表在《药学学报》和《药物分析杂志》上,主要是将薄层色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应用于中草药成分的分析。主编《薄层层离及其在中草药分析中的应用》(科学出版社,1978),是国内最早介绍薄层分析中草药的专著,多年来在国内被广泛应用;与他人合编《薄层层析法和薄层扫描法》(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0),是国内第一本系统论述薄层扫描法方法学和应用的专著,受到读者好评;是《中药志》(人民卫生出版社)第1-6册的编委,该书对中药的整理和提高在国内外起了重要作用。被国务院侨办认定为美国归国华侨,享受“早期回国定居专家生活津贴”待遇。1978年起培养硕士生5名。曾为WHO派来的外国进修生进行短期授课;1986年受中国药学会委托举办薄层扫描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学习班三次,全国来京学员近二百人;1986年受九三学社委派到银川和乌鲁木齐讲学二周。
 
章荣烈(1922.1~2013.01),男,福建省惠安人,中国中医研究院资深研究员。1941年毕业于沈阳医科大学药学系,药学博士,获日本药师执照。历任国立沈阳医学院讲师、副教授、生化学科主任等。1955年调入中医研究院,任研究员,历任学术委员会、学位评定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学术咨询委员会委员。创建基础研究室和经络研究所。第五、六、七、八届(20年)全国政协委员兼华侨委员会,台港澳侨联络委员会委员。任WHO顾问,东京药科大学和富山医科药科大学客籍教授,中国生理科学会理事,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委员,中日医药协会理事等。能阅日、英、德、俄文献。1990年起获政府特殊津贴。2002年退休。
创“战地饮水消毒片”(首位)用于朝鲜战场,解决转战过程战士饮水问题。1959年经两年半西医学习中医后从事中医药研究。1970年建立肿瘤和生化研究室,开展抗肿瘤中药研究。1975年发现猪苓多糖(757)的抗肿瘤和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作用(首位),在肿瘤临床和慢性病毒性肝炎获良好疗效,产生良好经济和社会效益。创“连续动态观察单只小鼠血液生化指标超微量测定法”(首位),大量节约实验动物,扩大长期系统观察例数建立简便法。应邀出席WHO、瑞士、美、日、马来西亚、台湾等地国际会议和学术讨论会,均获良好反映。著译《失羟麻黄素--简史、化学、药理、临床、应用》专辑,中国药典1953年版药品鉴别方法说明,癌的分子生物学,猪苓多糖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中国灵芝研究概况(日·英)等,发表学术论文近200篇。获1977年中医研究院先进工作者奖,1978年全国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先进工作者奖,1981年第8回国际药理学会奖,1988年“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世界科学奖”等。50余年培养的学生遍布国内外,都在独立开展研究。
 
 
姜廷良(1933.6~),男,浙江省余姚人,中国中医科学院荣誉首席研究员,中国中医科学院青蒿素研究中心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教师,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教师。1965年上海第一医学院病理生理研究生毕业。1980年在美国亚利桑那大学和1998年香港科技大学为访问学者。曾任中药研究所所长、WHO传统医学(中药)合作中心主任、唐氏中药研究中心主任。
长期从事中药药理研究,主要包括抗肿瘤中药药理、方剂作用机理和物质基础、中药药理方法学和青蒿素作用机制等研究。主持完成国家自然基金重点课题“中药复方体外实验的方法学研究”、国家自然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重点项目“桂枝汤对体温整合调节”、国家九五攀登项目“中药现代化关键问题基础研究”首席专家,曾主持和参与国家中医药局制订“中药注射剂研制指导原则”和中药精制颗粒(曾称免煎饮片、现称配方颗粒)科研规范和科研计划。先后兼任过卫生部药典委员会委员、国家科技进步奖和发明奖学科评审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中医中药学科评审组成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常务理事兼中药研究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名誉主任委员。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近200篇,主编和参编”桂枝汤现代研究与应用”等专著16部,获国家、省部级和本院科技奖励7项,主持或参与新药研发3个。1992年获政府特殊津贴。
 
陈士林,现任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所长,首席研究员,世界卫生组织传统医学合作中心主任,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CGCM(中药全球化联盟)副主席、中国质量协会中药分会会长;为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计划”创新团队负责人。曾任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所长、香港理工大学客座教授,并在英国皇家植物园丘园接受专业培训、哈佛医学院Mclean医院做访问学者等。兼任香港浸会大学荣誉教授、日本东京药科大学客座教授、美国药典传统中药咨询组委员等。担任APSB,Chinese Medicine,CHM,《药学学报》等刊副主编。获得第二届全国创新争先奖章。
陈士林在国际上创建了基于ITS2的中草药DNA条形码鉴定方法体系,完成专著《中国药典中药材DNA条形码标准序列》,从基因层面解决中草药物种真伪鉴定的难题,被评为2016中国十大医学进展;
通过全基因组解析提出灵芝为首个中药基原药用模式真菌,被Nature China 选为中国最佳研究亮点推介;完成并发表人参、丹参、赤芝、菊花、卷柏、穿心莲、紫芝、紫苏、黄连 等全基因组图谱和相关组学研究,成功培育并获批8个中药材新品种证书或良种证书,主编并开拓奠定《本草基因组学》学科基础并由科学出版社出版,列为全国高等医药院校规划教材;完成并编著《中国中药材产地生态适宜性数值区划》,避免中药材盲目引种栽培,主持无公害种植项目成功推广应用;
获吴阶平医药创新奖、Agilent Thought Leadership Award等荣誉;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获国家发明专利和美国专利授权36项 ,发表论文500余篇,其中SCI 论文300余篇,包括国际著名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PNAS等。连续六年入选Elsevier高被引中国学者榜单。
 
叶祖光,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博士生导师,973中药项目首席科学家,中药研究所雾化吸入制剂研究中心主任。
在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生院获中药药理学硕士学位,1986-1989和1992-1994先后两次在美国西弗吉亚大学药理毒系作访问学者进修学习。主要从事中药药理毒理学研究及中药新药和保健品的研发。作为课题负责人承担国家级课题三十余项,获成果奖十余项,在国内学术期刊发表论文百余篇,编著著作12部。担任世界中医药联合会中药保健品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药物临床评价分会会长,中国毒理学会中药民族药毒理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主编等。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主要研究方向:中药药理毒理学以及中药新药和保健品的研发。
 
李川,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药研究所中药药代动力学研究中心主任。
成都中医药大学本科毕业,日本东京药科大学获博士学位,美国新泽西州立大学药学院做博士后研究。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入选者,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主要从事中药药代动力学研究,创建中药多成分药代研究方法和中药多药药代研究方法,发展关键技术。根据中药临床定位及其药效作用、毒副作用及联合用药风险,研究给药后中药成分如何被机体利用,考察中药成分的药代特征、体内暴露调控机制、体内靶标到达,拉近中药成分与中药效应的距离,揭示决定中药药效和用药风险的物质;提出中药‘药代标识物’促进研究向应用的转化;从药代动力学角度研究方剂配伍规律,提出‘药代和谐’支持联合用药。将药代研究应用于中药制剂大品种科技提升和中药新药研发。中国药理学会药物代谢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Acta Pharmaceutica Sinica B,Acta Pharmacologica Sinica,Drug Metabolism and Disposition,《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药物评价研究》及《世界中医药杂志》等学术期刊编委。
主要研究方向:中药药代动力学。
 
肖永庆,日本大阪药科大学获药学博士学位;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博士生导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炮制重点学科带头人、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传承导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主要从事中药化学、质量评价及中药炮制研究。近年来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国家科技攻关项目、科技部基础性专项重点项目、国家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药炮制技术”项目、国家自然基金重点及面上项目多项;在国际国内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两百余篇;作为主编编纂科研专著7部。荣获中华中医药学会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获得中国中医科学院科学技术二等奖3项,三等奖2项。
主要研究方向:中药化学;中药质量评价;中药炮制
 
王智民,博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中药研究所中药化学研究中心主任,中药质量控制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获药物化学博士学位。主要从事中药化学和中药质量控制技术研究。作为课题负责人承担973、863、重大新药创制专项等国家级课题60余项,获科技成果奖15项,在Nat.Prod. Rep.,J. of Chromatography A,Helvetica Chimica Acta,《药学学报》等国际国内学术期刊发表论文430余篇,出版专著15部,其中英文专著2部,主编5部。
主要研究方向:常用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研究;中药质量控制技术和方法研究;创新药物研究。
 
边宝林,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专家。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副所长,日本东京药科大学客座教授,首都医科大学兼职教授。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中药化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生态中医药产业创新联盟理事长。《中国药物经济学杂志》、《中国医药经济技术与管理》、《中国中药杂志》等杂志编委。从事中药化学研究三十余年。承担国家级课题20余项,发表学术研究论文100余篇(其中SCI,30余篇);作为主编,编著出版中医药书籍7部;获得国家中药二类新药证书2项;各种部级、院级科学技术奖励7项,发明专利11项,培养研究生30余人。在国际合作方面,与日本(东京药科大学、静冈大学、津村会社)、奥地利(格拉兹大学)、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港澳台合作方面,与中国澳门大学、中国台湾中药研究所等保持长期科研合作,共建联合实验室并互派人员进行科技交流。
主要研究方向:中药活性成分及中药新药开发研究。
 
朱晓新,医学博士,二级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兼任中国药理学会常务理事、北京药理学会副理事长等;第十、十一届国家药典委员会委员,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药理、中药理论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药理学科带头人。
近年来主要从事中药药理学研究、中药新药的研发。以第一负责人承担相关国家级课题30项。以第一获奖人获中华中医药学会二等奖2项、中国中医科学院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申请发明专利11项,其中授权6项。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编著专业书籍8本;培养博士后、博士、硕士研究生40余名。
主要研究方向:中药药理(心血管药理)学研究。
 
刘淑芝,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学科带头人,博士生导师。毕业于沈阳药科大学药学专业。
主要从事中药药剂学及相关领域的研究与开发。主持和参与国家863计划、国家十一五支撑计划、国家重大新药创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科技计划等课题二十余项,新药开发课题数十项;获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进步奖、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技进步奖、院级科学技术奖等8项,发表论文近百篇,著作3部,参编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评价教材2部,授权专利6项。兼任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中药制药专业委员会执行主任委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经皮给药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世界中联儿童产业分会副会长,世界中联中药养颜产业分会副会长、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编委;国家药监局保健食品评审专家、新药评审专家、国家科技奖励专家库专家、国家自然基金评议专家。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主要研究方向:中药经皮给药系统、中药外用药的研究与评价;中药新剂型与新药开发研究。
 
林娜, 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临床中药学-中药理论重点学科带头人,中药研究所中药理论与本草文献研究中心主任,国家药典委员会委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日本东京药科大学获药学博士学位,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西结合学博士后。从事中药理论和中药药理研究多年,作为课题负责人承担/完成国家重大新药创制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以及973计划(子课题)等国家课题20多项,获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和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等省部级科研成果12项(7项署名第一),在The Lancet, Arthritis Rheum, Molecular Cancer, 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 Med Res Rev, Cell Death and Disease和《药学学报》等国内外知名刊物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出版专著12部,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13项,发布行业标准(指南)7个。兼任中国中药协会骨伤科药物研究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免疫分会副主任委员和世界中医药联合会临床用药安全研究分会副主任委员等,曾先后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生命科学部和医学科学部流动项目主任。
主要研究方向:中药防治类风湿关节炎的作用原理;中药的合理应用。
 
崔晓兰,研究员,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及博士后指导教师。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中医药防治流感岗位科学家、中国中医科学院学科带头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药理重点学科及三级实验室学科带头人,中药研究所中药药理研究中心主任及生物安全实验室主任。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中药新药评审专家、保健品评审专家、OTC评审专家。北京市抗击“SARS”先进个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优秀女科技工作者,全国巾帼建功标兵,中国中医科学院及中药研究所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主要从事中药药理基础研究和中药新药研发。以第一负责人承担完成各类国家级课题30余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航天部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获专利证书8项。在国内外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培养博士后、博士及硕士研究生30名。
主要研究方向:中药抗病毒基础研究及新药研发。
 
梁爱华,博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药研究所中药注射剂安全性研究中心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中药毒理学)学科带头人;国家卫生计生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北京市科技领军人才。兼任日本东京药科大学客座教授;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毒理学与安全性研究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药协会中药注射剂研究发展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临床用药安全研究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药学会药物警戒专业委员会委员等。主要从事中药药理、毒理以及中药安全性评价研究。曾主持国家级以及部局级课题15项。作为主要贡献者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作为第一贡献者获北京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各1项、华夏医学奖二等奖1项、中国中医科学院一等奖1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5项,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编著10部。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28名。
主要研究方向:中药安全性评价,中药毒性及其机理研究;中药免疫调节和代谢研究。
 
王继刚,中国中医科学院青蒿素研究中心天然产物研究室主任,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中国中医科学院青蒿素研究中心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研究室结合化学生物学、蛋白质组学(生物质谱)、代谢组学以及分子生物学等相关交叉领域的研究方法、围绕中药有效成分的作用靶点及机制展开系统研究。近年来在包括青蒿素在内的中药及天然产物的靶标、作用机理和抗药研究及细胞自噬药物筛选平台建立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研究进展与突破。近3年发表SCI论文40余篇(累积IF>300)。其中以通讯/第一作者身份在Nature Communications、Nature Protocols、Angew. Chem. Intl. Ed.、ACS Central Science、Autophagy、Trends in Pharmacological Sciences、Pharmacology & Therapeutics、Medicinal Research Reviews、Theranostics、Redox Biology、Molecular & Cellular Proteomics等刊物上发表论文30余篇(平均IF大于10的 12篇)。撰写Methods Enzymol.书籍章节2篇。近年来承担科技部重大专项新药创制子项目,兼职多种国际权威刊物的编委或审稿人;昆药集团青蒿素重点实验室科学顾问。
主要研究方向:青蒿素抗疟、抗癌机制及其他中药及天然产物的靶标与机理。
 
 
胡世林,研究员。毕业于成都中医学院药学系。曾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1项、部局级课题4项,作为第一完成人获部局级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第二完成人获国家科技技进步二等奖1项,主编学术著作3部,发表科研论文百余篇。1993年获得国务院授予对医疗卫生事业作出突出贡献专家称号。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主要研究方向:中药材道地性;中药材资源与质量研究。
 
廖福龙,研究员,中国中医科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中医科学院青蒿素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博士生导师,中药研究所生物力药理学研究中心主任,国际生物流变学会副主席。
1965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物物理专业。1980-1982年在澳大利亚悉尼大学与悉尼医院进修生物流变学。多年来以学科交叉方式开展活血化瘀中药药理学研究,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北京市科技进步奖多项,国家专利两项,发表论文近200篇,编写专著12部。近年来,开拓了生物力药理学新领域。任Clinical Hemorheology and Microcirculation杂志中国编委。曾任中药所药理研究室主任,院中药药理学科学术带头人,国际临床血液流变学会主席等。
主要研究方向:生物力药理学研究。
 
张华敏,研究员,医学博士、博士后,博士研究生导师。
近年来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120余篇,出版学术著作20余部。作为课题负责人先后主持国家级课题9项,省部级课题10余项。科研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二等奖2项,中国中医科学院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兼任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名医传承信息化专业委员副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信息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国际中医中药杂志》《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副主编;《中国医史文献杂志》《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编委等。
主要研究方向:中医药古籍保护与利用、中医药防治心血管疾病的基础研究。
 
赵中振,香港浸会大学中医药学院讲座教授,中药研究所生药研究中心主任。
1982年获北京中医药大学学士,1985年获中国中医科学院硕士,1992年获东京药科大学博士学位。1992年7月至1999年3月任日本星火产业汉方研究中心研究员,2009年7月至2010 年1月为哈佛大学医学院欧莎研究所访问学者。作为课题负责人先后承担了香港研究资助局、香港创新科技署、香港卫生署、美国NIH,美国药典委员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资助项目,在国内学术期刊发表论文逾180 篇,编著论著45 部。自2010 年6 月开始担任《大公报》中华医药“本草的世界”月刊特约撰稿人。1991 年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10 获中国出版政府图书奖,2014 年获香港特区颁授荣誉勋章(MH)。现兼任香港卫生署荣誉顾问、香港中医中药发展委员会委员、香港中药标准国际顾问委员会委员、中国药典委员会委员、美国药典会传统医药顾问、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区传统医药临时顾问等职。
主要研究方向 :本草学;中药鉴定学;世界传统药物学。
 
张玉军,博士,研究员,中药生物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
199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2003年获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博士学位,后被聘为副研究员,在国家基因研究中心开展水稻基因组研究,2006-2011年在桑格研究所(英国)做博士后。主要从事动植物基因组学和分子遗传学研究,在DNA测序技术、基因组结构变化(CNV)、生物信息学等领域有深入的研究,作为主要完成人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科学院首届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等奖励。在Nature系列杂志发表论文7篇。
主要研究方向:药用植物基因组学;新测序技术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医学分子遗传学等。
 
王跃生,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中医科学院学科带头人。
主要从事中药质量控制技术和制药技术研究。作为课题负责人承担973、863、重大新药创制专项、攻关计划、支撑计划、公益性研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课题22项及国家软课题研究二十多项,获科技成果奖12项,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出版专著6部。
主要研究方向:中药化学分析;中药质量控制技术和方法研究;中药制剂技术研究与开发。
 
杨滨,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中医科学院学科带头人,分析化学研究中心中药有效成分分析研究室主任,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主要从事中药成分分析及药效物质基础研究。主持国家级课题十余项,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两项,在Journal of Chromatography A, Food Chemistry, 中国中药杂志等国际国内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百余篇。
主要研究方向:中药成分分析;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研究。
 
李慧,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药研究所中药制剂研究中心主任。
负责国家重大新药创制、国家中药标准化专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行业专项、十一五支撑计划及北京市科委十病十药研发专项等课题十余项,在IJN、RSC Advances、Front Pharmcol、中国中药杂志、中草药等国内外杂志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贰等奖、叁等奖各1项。完成含化湿败毒颗粒在内的十余个中药复方新药的药学实验研究,负责十余个已上市中成药品种的生产工艺变更研究,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获中国中医科学院和中药研究所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课题组获中医科学院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
主要研究方向:中药制剂新工艺及复杂过程解析;中药新型给药系统研究与评价;新药研发。
 
刘安,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药研究所科技开发处处长,兼任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中药化学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药新药创制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常务编委、西南交通大学等高校兼职硕士生导师等职务。
课题组一直尝试利用简单的小分子化学成分解决中药复杂问题,主要开展了中药材/饮片等级评价、优质中成药评价、中药饮片标准汤剂、经典名方复方制剂开发、新药开发等工作。承担和参与了多项纵、横向课题,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110余篇,出版著作7部,申请专利5项,培养硕博士生20余人。
目前研究方向:优质中药评价、中药代谢组与生物合成研究。
 
陈燕军,博士,研究员,硕士生导师,人事处处长。
中国中医科学院获博士学位。主要从事中药新剂型、新工艺、新技术等研究。主持和参加二十多项各级课题,作为主要完成人获省部级三等奖1项,作为项目负责人获院级三等奖1项,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三十多篇。
主要研究方向:中药新工艺、新剂型研究;中药可注射植入给药系统、脂质体等新技术研究。
 
许海玉, 博士,研究员,中药研究所整合中药学研究中心主任,中药监管科学研究中心管理办公室负责人,兼任国家药监局中医药研究与评价重点实验室主任、世中联网络药理学专委秘书长。提出整合药理学的创新概念,构建“化学指纹-代谢指纹-网络靶标”和“肠吸收-活性评价-数据挖掘”的整合药理学研究体系,主持开发中医药百科全书在线数据库(ETCM)、中药整合药理学网络计算平台(TCMIP)。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多个国家级项目,在Nucleic Acids Research, Pharmacology & Therapeutcs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入选ESI高被引论文1篇,入选第五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论文遴选计划优秀论文1篇,入选中国精品科技期刊顶尖学术论文“领跑者5000”4篇。获得授权发明专利5项。出版《整合药理学-元胡止痛方探索研究》、《中药整合药理学》、《分子生药学》、《中药质量标志物理论与实践》等专著,其中《分子生药学》第三版获得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颁发的第四届中国政府出版奖。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等科技奖励,获得 “中国青年科技奖”等荣誉称号。
主要研究方向:中药整合药理学;生物信息学和大数据;中药药代动力学和药物-药物相互作用研究。
 
隋峰,博士,中药学博士后,研究员,中药理论与本草文献研究中心中药性味理论研究室主任。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中国中医科学院临床中药学后备学科带头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课题,近五年获中华中医药学会等奖8项;发表论文近60篇,其中SCI收录8篇。兼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财政部科技项目及北京市科技进步奖等评审专家、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基础理论/老年病分会委员、《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编委,《plos one》、《pharmaceutical biology》等SCI源刊审稿人。
主要研究方向:中药药性的现代科学内涵;中药及复方的药效评价及分子机理;基于性味理论的中药新药发现模式及中药新药研发。
 
张村,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药研究所炮制研究中心主任,现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炮制重点学科后备学科带头人。
中国中医科学院获医学博士学位,主要从事中药炮制和中药化学研究。主持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等多项课题研究,作为主要完成人获得省部级科研成果奖励3项,厅局级及院级奖励8项,授权专利1项,获2项保健食品生产批准文号和1项新药生产批准文号。先后在Frontiers in Pharmacology、Journal of separation science、《中国中药杂志》等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出版著作12部(主编《全国中药饮片炮制规范辑要》等3部著作,副主编2部)。兼任国家药典中药饮片工作组专家,中华中医药学会炮制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药协会中药饮片质量保障专委会常务副主任委员,《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编委等职。
主要研究方向:中药炮制原理及饮片质量评价研究;中药及复方活性成分研究。
 
谭余庆,博士,研究员,中药安全评价中心(GLP)副主任。
中国中医科学院获博士学位,1999-2002年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进行博士后研究。主要从事中药免疫药理学、肿瘤免疫学、细胞信号转导研究。在国内学术期刊发表论文三十余篇。
 
梁日欣(1959.5~),女,河北省,医学博士,2001年中国中医研究院中西医结合基础专业毕业,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曾留学英国。多年来一直从事心血管药理和中药药理研究,主要研究方向为心血管药理学和中药药代动力学,近年来,主持完成国家自然基金课题,“973”项目,科技部基础性工作,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基础研究课题,中医药行业专项,国际合作项目,“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多项。获奖两项,成果鉴定一项。近年来,在国家核心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著作两部。兼任国家自然基金委、北京市自然基金委评审专家,中国微循环学会理事。
 
曹军(1962.1~),男,研究员,2005年毕业于中国中医科学院,获医学博士学位,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为中药药性现代诠释。主持和参加的项目有生物转化法开发中药新药的实验研究、双歧杆菌及其WPG在蛋白类保健品中的应用研究、压力与剪应力对毛细血管网络生成的影响、生物力与中药成分联合作用的药理学研究方法、急性高原病易感个体差异性的遗传学基础、栀子苷对疱疹病毒宿主细胞膜的影响、10种常用中药材栽培品与野生品差异特征研究、中药药性理论继承与创新研究——中药药性成因研究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及省市科技项目。
发表温郁金提取液抗辐射损伤的实验研究、Biomechanopharmacology: a new borderline discipline、压力剪应力川芎嗪对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影响、《实验生物化学导论》、《生物化学考试常见错误与对策》等论文和论著40余篇(部)。
姬松茸低分子量多糖抗肿瘤转移作用及分子机制研究、双歧杆菌及其胞壁成分的蛋白类保健品研究和青春双歧菌多元蛋白的保健功能及发酵工艺的研究,分别获黑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和三等奖等。
 
李建荣,女,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药安全评价中心(GLP)协理主任。
从事中药毒理和中药药理方面的研究工作,熟悉中药新药研制的相关政策和技术要求。作为课题组长主持国家创新药物和中药现代化(863计划)课题和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等国家级研究课题十余项,作为分题组长或主要参加者参加国家科技部、国家自然基金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研究课题十余项,发表论文40余篇,在《国家技术标准战略研究——中药》和《中药药效研究思路与方法》等6部书籍中任编委。其间作为课题负责人或主要参加者曾获得中华医学会科技成果一等奖1项,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北京市中医局科技成果一等奖1项,获得中国中医研究院科技进步二、三等奖3项,取得两项创新药物新功效的国家专利。学术兼职:世界中医药联合会中药新型给药系统专业委员会常委、药品管理与中药知识产权保护专业委员会常委,国家中药品种保护审评委员会会员,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新药审评专家,国家自然资金项目审评专家,北京市科学技术奖励评审专家。
 
杨岚,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专业学士学位,北京大学医学部生药专业理学硕士学位。从事中药有效成分、质量控制及新药研发工作三十余年,曾承担和参与多项国家和部局级课题研究。发表论文60余篇,参编著作3部,制订《中国药典》药材标准1项。1995年参与“青蒿及青蒿素类药物的系列化研究”工作以来,相关研究成果获得了2个《新药证书》和2项中国发明专利;承担的国家重大新药创制项目“双氢青蒿素治疗红斑狼疮临床前研究”获得临床试验批件;参编《青蒿和青蒿素类药物》一书获中华中医药学会学术著作一等奖。
主要研究方向:中药有效成分及质量控制研究;青蒿素类药物系列化研究。
 
杨伟鹏,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中药新药研发中心主任。中华中医药学会方剂分会常务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调剂与合理用药分会常务委员、中国中药协会骨伤科药物研究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中药协会中药经典名方研发与生产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北京药理学会药物代谢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编委。
主要从事中药药理学和中药药代动力学的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国家重大新药创制专项1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行业专项1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专项1项、中国中医科学院自主选题项目5项,承担新药开发等横向课题40余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60余篇,参编著作5部。2018年获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排名第一;获2019年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奖。
主要研究方向:中药复方物质基础和作用机理研究、中药药代动力学研究、中药新药和大健康产品的研发
 
巢志茂,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贮藏与包装岗位科学家,中药研究所分析化学研究中心中药标准样品与定值研究室主任。
本科毕业于上海第一医学院药化专业,硕士毕业于中国中医研究院中药学专业。从事中药学研究近40年,形成了以中药质量控制和提升为中心的中药质量全过程控制系统构建的学术思想。先后主持和参加国家七五以来各期科技攻关/支撑计划、财政部和农业农村部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资助项目等30余项国家和省部级课题。获国家科技进步一、二等奖,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技进步一、二等奖,北京市科技进步二、三等奖,中国药学会、中国分析测试协会、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进步三等奖等科技奖励,发表论文220余篇,著作22部,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2项,培养博硕士20余名(获国家奖学金5人次)。兼任全国标准样品技术委员会天然产物标准样品专业工作组副组长、国家保健食品审评专家、青海省青藏高原特色生物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中药协会金银花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四川省专家服务团专家、百色市政府顾问。在云南省建立了巢志茂专家工作站。荣获全国留学回国人员先进个人,留学归国成就奖,受到了胡锦涛总书记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主要研究方向:中药材贮藏与包装理论的形成和技术的研发;国家标准样品的研制;中药化学分析技术的应用研究。
 
仝燕,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期刊部主任。
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主要从事中药药剂学的研究与开发,并负责期刊部及《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的管理工作。主持和参与国家重大新药创制、国家863、973计划、国家支撑计划等课题20余项,新药开发课题30余项;获北京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院级科学技术进步奖等5项,发表论文100余篇,授权专利13项。兼任国家药监局保健食品评审专家、新药评审专家、国家科技奖励专家库专家、中华中医药学会编辑出版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中药制药专业委员常务委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药保健品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江西中医药大学及天津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等。
主要研究方向:中药新剂型与新药开发研究。
 
徐江,博士,副研究员,中药研究所中药数据中心主任兼任本草基因组研究室副主任。
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获医学博士学位。已在Nature Communications,Giga Science,New Phytologist,Molecular Plants,Acta Pharmaceutica Sinica B, Engineering, 《中国科学》,《科学通报》,《药学学报》等杂志发表文章70多篇,作为主编(含共同)编写《南药产地生态适宜性区划》、《中药材无公害栽培生产技术规范》,《人参农田栽培学研究》,《Ginseng Genome》,《Advanced Technologies For the Quality Control and Standardization of Plant Based Medicines》等书,作为副主编参与编写《本草基因组学》,《岭南中草药DNA条形码序列》。国际上首发人参基因组图谱,解析人参皂苷合成机制;完成无公害人参农田栽培,解决垡林栽参环保问题,培育人参新品种;完成灵芝染色体水平基因组精细图的绘制,提出灵芝是研究中药次生代谢与发育调控的模式真菌,相关工作以封面图片的形式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并被Nature China评为当月最佳论文。通过物理图谱对近缘生药物种进行比较基因组学研究,工作在Giga Science发表。参与完成紫芝、丹参等多个药用植物、真菌基因组工作,致富彩票相关的文章在Molecular Plants, New Phytologist, Genetics等杂志上发表。与华大智造等联合开发中药材DNA条形码高通量一体机HMBI-G30。建立无设备条形码现场检测技术等。现兼任Journal of Ginseng Research(IF=5.0)学术编辑,Frontiers in Pharmacology等四个杂志客座编辑。
主要研究方向:中药基因组学,生物信息学,中药栽培与分子辅助育种。
 
曹春雨,博士,研究员,中药研究所中药安全评价中心主任。
青岛医学院本科毕业、获医学学士学位,中国中医科学院获医学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2002-2003年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做访问学者,2006-2008年挪威科技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近年来主持4项课题,作为主要完成人获科技奖2项,国内核心期刊发表论文50篇,SCI期刊论文3篇,参与5部著作的编写。2019年开始任中药安全评价中心主任(GLP机构负责人)。
主要研究方向:中药安全性评价;中药药理。
 
李玉洁,医学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药研究所科研教育处副处长。国家科技专家库评审专家,北京市科技评审专家库专家,黑龙江省科技评审专家。中西医结合协会活血化瘀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脂质与脂蛋白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第三、四、五届编辑委员会委员。
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4项,作为项目副组长或分题负责人主持科技部重大药物创制项目4项,中国中医科学院十三五重点领域课题1项,各级管理类课题4项。获省部级成果奖2项,局级成果奖4项,院级奖3项。在ACS Infectious Diseases, Frontiers in pharmacology, Toxicology and Applied Pharmacolog等国内外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10余篇,出版教材1部,参编著作4部,授权专利6项。
主要研究方向:心血管药理学;中药新药研发。
 
赵海誉,研究员,博士,博士生导师。中药研究所分析化学研究中心副主任。青年歧黄学者、北京市科技新星、首届中华中医药学会青年委员会委员、青年托举人才。
主持、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重大新药创制专项课题、973项目、国际合作项目、中药标准化项目等10余项。参与中药新药研发项目3项,均获得临床批件;在 Alzheimer's Research & Therapy、J Ethnopharmacol.、Frontiers in Physiology、J Chromatogr. A 等杂志发表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SCI文章40余篇;获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安徽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中国中医科学院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中国中医科学院及中药研究所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
主要研究方向:中药功效生物学表征。
 
张志杰,博士,研究员, 生药研究中心副主任,王孝涛传承工作室主任。
开展矿物药研究近二十年,参加2010年版、2015年版、2020年版《中国药典》矿物药质量标准修订工作;作为课题负责人承担矿物药专属性检测方法、矿物药质量控制及标准提高、矿物药安全性研究课题多项,发表矿物药研究论文20余篇,矿物药基原鉴定方法发明专利4项,主编、参编专著两部。
致力于中药新药研发及新药产业化转化,在中药有效物质群筛选及制备工艺研究方面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技术体系,处于转化阶段的成果多项。
作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王孝涛的学术传承工作室,在中药炮制技艺的传承传播方面,主办了系列药事共建学术研讨会和药材基地考察项目,举办了多种线上宣传活动。
主要研究方向:矿物药基原鉴定、检测技术及质量研究;源于中药的新药发现及中药新药产业化的关键技术研究;中药传统炮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
 
张彦琼,博士,副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药研究所中药理论与本草文献研究中心副主任。
主要从事基于生物分子网络的中医药系统生物学研究。入选“中华中医药学会中青年创新人才”和“北京市科技新星”。现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理论-临床中药学重点学科后备学科带头人。主持国家、省部级课题6项;发表SCI论文40余篇(单篇最高影响因子15);开发“中医药百科全书”等5个智能化开源数据平台;授权中国发明专利4项;获得省部级科技奖励5项。
主要研究方向:中医药系统生物学和临床中药学。
 
游云,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药研究所生物力药理学研究中心副主任,药理教研室主任。
担任北京市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理事,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微循环专委会委员,中国毒理学会中药与天然药物毒理专委会委员等职务。承担并主持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重大新药创制等国家级和省部级项目。获得北京市科技进步奖2项和中国中医科学院科技进步奖2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3项;参编学术论著5本,译著1本;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其中SCI论文20余篇。
主要研究方向:中药心脑血管药理及生物力药理学研究,基于生物活性测定开展中药质量控制研究。
 
宋驰,博士,副研究员,中药数据中心副主任
2005年毕业于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技术专业,取得学士学位。2012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植物学专业,取得博士学位。2010-2013年,就职于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多年来从事生物信息学、植物基因组学及药用植物转录组学研究。发表论文十余篇,其中以第一作者发表Nature Genetics文章1篇,第二作者发表Nature Biotechnology文章1篇,署名作者发表Nature Genetics文章3 篇和Genome Biology文章1篇。
主要研究方向:药用植物基因组及转录组,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的中药信息数据库构建。
 
孙奕,博士,研究员,中药研究所整合中药学研究中心副主任。
2013年始就职于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博士毕业后,曾任日本东京大学生命科学研究科JSPS(日本学术振兴学会)外国人特别研究员,日本大学特任研究员,德国亥姆霍兹感染研究中心访问学者等。在Acta Pharm.Sin. B, Org. Lett., J. Org. Chem,J. Nat. Prod., Bioorg. Chem.等国际学术期刊发表研究论文近50篇,参与编写中英文著作3部。主持参加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重大新药创制等课题研究;是中国化学学会、中国药学会、中国菌物学会会员。
主要研究方向:药用植物内生菌的活性次级代谢产物;抗肿瘤活性天然产物;中药化学等。
 
李西文,博士,副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药研究所生药研究中心副主任。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获得生药学博士学位,清华大学、澳门大学博士后。主要从事基因组选择育种、品质药材栽培和鉴定研究。近年来,承担国家自然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项目30余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1项、省部级一等奖3项,中医药国际贡献一等奖1项。入选全国中医药创新骨干人才和北京优秀人才培养计划。在BiolREV,Mol Plant,《中国科学》等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50余篇,其中SCI论文52篇,主编或参编著作12部,选育中药材新品种7个,获得专利授权3项,软件著作权2项。现兼任APSB、CHM、CJNM、《药学学报》、《世界中医药》、《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中国现代中药》等期刊编委,受邀为40多种国际SCI期刊审稿。中国野生植物保护协会药用植物保育委员会副秘书长、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药分析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医药卫生文化协会药食同源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资源学分会委员、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药物分析技术分会委员等。香港卫生署政府检测中心技术援助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审评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评审专家,WHO植物药加工规范指南审议专家,国家农业农村部新品种测试指南评审专家等。
主要研究方向:中药材规范化栽培;分子辅助育种;中草药DNA条形码鉴定;中药质量追溯。
 
李洪梅,研究员,博士,硕士生导师,中药研究所中药新药研发中心副主任。
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药学/中西医结合学科同行评议专家;兼任中国医学—食疗整合联盟副理事长、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鉴定分会常务委员、北京中医药学会中老年眼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风湿病分会理事;《中国实验方剂学》、《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等杂志审稿专家。
主持和参与国家级、省部级课题20余项,包括重大新药创制专项“源于中药的I类新药研发与释药系统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同种异位不同药性姜黄、郁金的“量-性”规律研究”、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基于临床的灸法作用机理研究”、“中药药性理论继承与创新研究”、科技部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常用道地药材及其产区的特征、标准及数字化”,科技部科研院所技术开发研究专项、北京市科委G20工程支撑保障项目、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云南省重大科技专项计划等;发表论文40余篇。
熟悉中药新药、医院制剂、保健食品研发,承担多项中药新药临床前药理研究,涉及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生殖系统、血液系统等,近5年协助企业取得临床批件6项,适应症为小儿感冒、上呼吸道感染、慢性阻塞性肺病、过敏性鼻炎、慢性浅表性胃炎;自主研发保健食品,获得注册证书1项。
主要研究方向:中药药效评价、作用机制研究及新药研发;中药药性的现代科学内涵研究。
 
李韶菁,博士,研究员,中药研究所中药药代动力学研究中心副主任。
清华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理学博士,华北制药集团10年新药研发经历,参与获批的新药品种10余个;作为课题负责人承担国家重大新药创制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课题;在BJP, SCI REP-UK, Pharmacol Res, PLoS One 和《中国药理学通报》、《中国中药杂志》等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60余篇,参编专(译)著6部;获得国家发明专利6项;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Sci Rep-UK, Pharm Bio, Comput Biol Med, J Diabetes Res, 《中国药理学通报》,《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等审稿人。
主要研究方向:中药整合调控的分子药理学研究;中药整合药效和配伍机制研究;高通量筛选及先导化合物发现;中药新药及保健品研发。
 
张广平,博士,研究员,硕士生导师,中药研究所雾化吸入制剂研究中心副主任。
主要从事中药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药效及药效机制和中药吸入制剂创新药物的研究开发。作为课题负责人承担重大新药创制项目2项,作为主要参与人员参与完成国家973计划、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国家十一五、十二五重大新药创制项目十余项国家课题的研究工作。发表论文三十余篇,作为副主编/编委参与2部论著编写,获软件著作权1项。
主要研究方向:中药呼吸系统药理,中药新药研发。
 
张卫,男,副研究员,中药研究所中药理论与本草文献研究中心副主任。
医学博士,执业医师,全国首届中医临床师承博士后,维也纳大学历史系博士后。中国中医科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中医科学院《神农本草经研究》教研室主任,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中药药性理论与本草文献研究中心副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临床中药学重点学科后备学科带头人。
作为课题负责人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项,国家出版基金项目1项,省部级及院级、横向课题10余项;主编著作13部,参编著作10余部。在《中国中药杂志》、《药学学报》、《中医杂志》等发表学术论文近120篇。获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其他奖项若干。任九三学社北京市委医卫委委员。中华医学会健康科普专家。中华医学会医史学分会常务委员兼秘书长,中华中医药学会李时珍研究分会常务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医史文献分会委员。《中医杂志》、《实验方剂学杂志》审稿专家。
主要研究方向:本草文献,中药基原考证,中药药性理论,中医药史,及中医临床实践。
 
郭姗姗,博士,副研究员,中药研究所中药药理研究中心副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获医学学士学位,中国中医科学院获医学硕士、博士学位,2013年到奥地利进行学术交流。现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函审专家,世界中医药联合会中医药抗病毒研究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药理与毒理学分会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感染病分会委员,中国药物警戒杂志编委,Traditional Medicine Research,Infectious Disease Research杂志编委,PLOS one、phytomedicine、Ethnopharmacology、Evidence-Based 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Medicine等SCI杂志审稿专家。作为课题负责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北京市自然基金、中国博士后基金、院所级自主选题等科研项目二十余项,在Scientific reports,J Ethnopharmacology,protein cell,Phytochemistry, Bioorganic Chemistry,Evidence-Based 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Medicine,《药学学报》、《病毒学报》、《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获中国中医科学院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获得2020年度中国中医科学院抗击新冠优秀奖。作为发明人获得专利授权2项。
主要研究方向:中药防治病毒性疾病的相关研究,针对中医药防治病毒性疾病的特点,在病毒增殖过程中从病毒与宿主因子相互作用环节揭示中药抗病毒作用机制。
 
王宏洁,研究员,中药研究所分析化学研究中心中药质量评价研究室副主任。
主要从事中药化学、中药新药质量研究工作。
自工作以来一直从事中药化学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鉴定、以及中药质量、新药的开发研究工作至今。先后发表学术论文70篇,其中SCI(英文)15篇。作为副主编和编委,出版专著7部。获得新药证书3项,临床批件6项。近6年来获得院级成果2项,一等、二等奖各1项,获中华中医药学会成果二等奖1项,作为参加者获国家技术进步奖一等奖,1项。
主要研究方向: 中药化学;中药新药研究
 
王锦玉,博士,研究员,中药研究所中药制剂研究中心固体制剂研究室副主任。
2005年就职于中药研究所以来,一直从事药物新制剂、新型给药系统的研究及新药开发工作,主持或参与多项国家及部局级课题,为国家重大新药创制专项青蒿素及其衍生物创新药物研究子课题——新型抗疟药及其制剂研发负责人,并承担10余项新药开发项目的药学部分工作,已获得6个临床批件。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负责“三方”中清肺排毒颗粒的制剂工艺研究,并获得生产批件。授权专利4项,发表文章60余篇,参编著作2部。获中华中医药学会一等奖1项,中国中医科学院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中国中医科学院及中药研究所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
主要研究方向:中药新药研发;新型给药系统;固体制剂基础理论。
 
高慧敏,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化学教研室主任,中药研究所中药化学研究中心动物源中药活性成分研究室副主任。
近年来主持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医药现代化研究”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十二五”重大新药创制等多项课题。先后在Natural Product Reports, Journal of Natural Products, Phytochemistry, Journal of Ethnopharmacology, 药学学报等国际国内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30余篇,形成技术标准13项,参编专著4部,获省部级奖励4项,申请专利4项。
主要研究方向:中药药效物质基础和中药质量评价研究。
 
孔祥英,博士,研究员,中药研究所中药理论与本草文献研究中心中药活性评价研究室副主任。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博士学位,2014年4月至2015年5月赴美国克利夫兰州立大学访问交流。现主要从事抗炎免疫中药活性筛选和药效评价(以神经系统以及骨关节系统疾病为主),以及中药药性的现代生物学内涵探索研究。作为课题/子课题负责人承担国家重大新药创制1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留学人员归国择优资助项目1项、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中国中医科学院自主选题项目4项。在 Mol Neurobiol,Plos One, J Transl Med等国内外杂志发表科研学术论文65篇,其中SCI论文32篇。获国家专利3项,获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二等奖等4项。被聘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函审专家、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骨科专业委员会转化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脑病分会委员、《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编委以及Oxid Med Cell Longev等国际期刊审稿人。
主要研究方向:中药药理与新药研发;中药药性现代研究。
 
徐颖,博士,副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中药研究所中药理论与本草文献研究中心中药性效研究室副主任。
上海中医药大学获博士学位,曾赴英国伦敦城市大学进行合作研究。现主要从事“雌/雄激素”活性中药的筛选、药效评价及作用机制研究;基于“雌/雄激素调控”研究平台基础的中药药性科学内涵研究;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及男性生殖系统相关疾病药物发现研究。近年来作为课题负责人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中国中医科学院特色优势学科项目等4项,作为科研骨干参加973计划项目等2项。在国际、国内杂志发表论文60余篇。参编教材及著作3部。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1项,获中华中医药学会及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奖励5项。兼任中国中药协会骨伤科药物研究专业委员会常委、青委会副主任委员,《中草药》杂志青年编委等职。
主要研究方向:中药药性的现代科学内涵研究;基于选择性雌/雄激素受体调节剂的中药新药发现研究。
 
卫军营,博士,副研究员,中药研究所整合中药学研究中心整合中药组学研究室副主任。
毕业于北京理工大学应用化学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2011年至2013年在军事医学科学院北京蛋白质组研究中心进行博士后研究。作为课题负责人承担云南省科技厅重大科技专项1项,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自主选题项目3项。在The FASEB Journal, Free Radic Biol Med, Oxidative Medicine and Cellular Longevity, Journal of Proteome Research, Analytical Bioanalytical Chemistry, Journal of Chromatography B, Talanta和Rapid Communications in Mass Spectrometry等国际学术期刊发表论文数十篇。
主要研究方向:基于整合中药多组学策略的中药作用机制及安全性研究。
 
孙伟,博士,副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药研究所生物技术中心中药材鉴定及药用成分合成途径挖掘研究室副主任。
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大学华南植物园,获植物学博士学位;现作为课题组负责人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中国中医科学院创新工程1项及东北林业大学重点实验室项目1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Plant Journal、Plant cell and environment、Food chemistry、Journal of agriculture and food chemistry、Food control、Industrial crop and production、Frontiers in plant science等杂志发表论文。
主要研究方向:药食同源植物类药材苦荞麦、火麻仁、菊花优良品质形成的分子机制;重要临床用中药源单体化合物的合成途径解析及代谢工程;多基原药材及种子种苗鉴定研究。
 
吴宏伟,博士,副研究员,中药研究所整合中药学研究中心中药代谢组学研究室副主任。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获博士学位。2013年作为访问学者于奥地利维也纳大学生药学院学习交流。主要从事中药质量控制、中医药代谢组学研究。曾主持国家青年自然基金1项,面上项目1项,院级课题3项,作为分课题负责人参与重大新药创制2项,并且参与编写著作1部。国内外杂志累计发表论文30余篇,SCI论文十余篇,其中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7篇,发表在Journal of Ethnopharmacology,Oxidative Medicine and Cellular Longevity, Molecules, Journal of Separation Science等杂志。
主要研究方向:中医药代谢组学研究;中药及其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研究。
 
侯红平,博士,副研究员,中药研究所雾化吸入制剂研究中心学术秘书和分子毒理学研究室副主任。
南开大学医学院和301医院联合培养,获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博士学位。作为课题负责人共承担2项国家项目,1项北京市项目,1项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自主选题项目,参与多项国家课题和药监局软课题,在Biomedicine & Pharmacotherapy, Molecular Neurobiology等国际学术期刊发表论文数篇,单篇引用率已达百余次。兼任中国毒理学会中药与天然药物毒理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
主要研究方向:中药药理毒理,慢性疾病的分子机制,中药新药研发。
赵庆贺,博士,副研究员,中药制剂研究中心纳米及靶向药物研究室副主任。
浙江大学高分子系博士毕业。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新药创制”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子课题、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等课题十余项,迄今发表SCI论文30余篇。
主要研究方向为纳米靶向药物、新药开发、天然药物和中药药效物质基础。
李琦,博士,36岁,副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中药研究所中药药代动力学研究中心抗肿瘤中药研究室副主任。
201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免疫学博士学位,并于中药研究所完成中药药理学博士后深造。现任中国药理学会中药与天然药物药理专业委员会青年常务委员,中医药英才海外培养项目、中医科学院优秀青年等人才项目获得者。
主要从事中药免疫药理学研究及新药研发工作。(1)在 “人-病整合”的体系下,聚焦肿瘤免疫微环境稳态,首次克隆出肿瘤相关的全新免疫因子CTRP4;并以“转移治疗”为主干,阐释中药抗转移的科学内涵和先进性。(2)围绕“免疫调平”,提炼共性、依托青蒿素等药物,将研究领域拓展至自身免疫等复杂系统性疾病中的药理研究中,形成“一点多面,主线明确、拓展适度”的研究格局。从更丰富的维度凸显出中药“免疫调平”的特色,实现了中医药“传统-前沿”的有效对接。
上述研究工作,分别受到国家重大新药创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医科学院国际合作等多项课题支持。主要研究成果在Cancer Letters, Frontiers in Pharmacology等杂志发表SCI论文近30篇,申请专利8项。参编《中药药理学研究进展》、《中国药用植物志》等著作。
主要研究方向:分子免疫学,中药药理学,肿瘤生物学
董林林,博士 副研究员,中药研究所中药生物技术研究中心分子育种研究室副主任,北京市科技新星,中国质量协会中药分会副秘书长,文山三七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副秘书长,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资源学分会委员。
主要从事优质药材新品种选育及遗传改良,优质药材资源再生,药材质量评价等研究,主持或参与国家重点研发项目、重点专项、国家科学委自然基金项目、云南省重点项目、中日国际项目等10余项。在Soil Biology and Biochemistry, Acta Pharmaccutica Sinica B,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otany, New Phyto等上发表论文70余篇,获得授权专利7项,获得药用植物新品种证书7项、良种证书三项,国家植物新品种权证书两项,主编/副主编论著各1部,参编7部,省部级一等奖一项,制定并发布中药材质量标准四项。
主要研究方向:药用植物新品种选育及遗传改良,优质药材资源再生,药材质量评价
 
聂其霞,硕士,副研究员。中药新药研发中心中药医院制剂与新药研究室副主任。
北京医科药大学药学院药学专业本科毕业,1997年中国中医研究院获得硕士学位。现任职于中国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新药研发中心。共参加、承担各级课题十余项。
研究方向:中药新剂型研究与新药开发。
 
沈建英,博士,副研究员。
北京大学医学部获学士和硕士学位,日本九州大学医学研究院获博士学位(甲等)。主要从事基础医学研究,专业涉及中药药理学,感染免疫学,酪氨酸激酶受体的活化和信号转导。在PANS等刊物发表论文12篇。
主要研究方向:中药药理学; 中药新药研发(青蒿素类化合物作为抗肿瘤药物的研发。